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正文

集结日体能课后,国际米兰主帅复盘备战欧联,媒体盛赞,阵容厚度经受考验(欧冠决赛巴黎vs国际米兰)-爱游戏

  点击上面蓝色端木赐香,关注我的公号,随时看更新

  手头现在有一本好书,我暗香袭人群的陈卓策划、熊卫民编著、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和事》。里面收录的是十六位中国科技知识分子于耄耋之年对中国历史的集体发声。

  之所以说它是好书,原因如下:

  第一,懂历史的不见得懂科学,懂科学的不见得懂历史。俺群的熊老弟,难得的既有科学的出身,又有修史的训练,才使得这种书的出现成为可能。在此,向熊老弟致敬。

  第二,光有熊老弟的一厢情愿还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这些科学家憋了 ayx 一肚子话,想说,想给熊老弟说,想公诸于世,风雨苍黄,五味杂陈,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尽在其中矣。这是历史的盛宴,思想的慈善,大功德一件。在此,向这些科学家致敬。

  第三,陈卓与东方出版社的功德,也不可不提,这书里面还是有料的,看得我一惊三叹的,没有一定的良知与勇气,这书的出版乃是不可能的。在此,向出版方致敬。

  

  早就想为这书写点啥了爱游戏体育。但是,料太多嘛,整得我一时半会儿不知从何说起。觉得再拖延下去,对不起这书及相关人士。所以,就先从熊老弟访谈的第一位,郑哲敏院士说起吧。

  郑哲敏院士,著名力学家,山东济南人,1947年清华大学毕业,留校做论文指导教师钱伟长的助教,1948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2年在钱学森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55年归国……

  看到这里你肯定跟我一样揪心了:千万别回来哈,千万别回来哈,都1955年了,你还飞蛾扑火,回来干嘛捏?

  1949年,海峡两岸都有争夺留学人才,但,众所周知,老蒋那一面不太成功,更多的人选择留在大陆;那些尚未回归的,比如郑哲敏本人,在美国见过他爱游戏官方入口们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几次,问题是,梅只向自己的学生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比如,不认同共产主义思想云云,但并没有动员郑哲敏去台湾的意思。当然,动也动不动。正如郑哲敏自己所言:“在我们圈子里,人们要么回大陆,要么留在西方,没听说谁要去台湾的。因为都怕蒋介石,他在知识分子中名声已经臭了。像我这种并不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的中间派,后期也认为国民政府贪污得太厉害,腐败已经是体制的一部分,不可能靠蒋介石清理,原来曾经对他抱有的希望全都放弃了。”

  这段访谈让我浮想联翩:

  第一,老蒋的名声缘何臭到了这种地步?是真臭还是搞臭?是真臭,那么,为什么?是搞臭的,那么,谁搞的?真臭与搞臭有何区别?另一面,真香与假香又有何区别?中国当年的知识分子、媒体及舆论界,对此要负多少责任?

  第二,国民政府当年也是响当当的革命派,本身就是靠反对满清的贪污腐败和颟顸无能起家的,缘何自己也走向了自己所反对的那一面?它的这种走向,是历史上的唯一,还是说,从秦皇开始就成了中国历史的宿命?我们如何走出这种宿命?如何拒绝下一轮的复盘?

  第三,对老蒋失望,那么奔向老蒋的反对面,算不算正确的选择?算不算启动了下一轮的复盘?

集结日体能课后,国际米兰主帅复盘备战欧联,媒体盛赞,阵容厚度经受考验(欧冠决赛巴黎vs国际米兰)

  事实上,这些留美学生还真的大都奔回大陆了。按郑哲敏院士的解释,他们这一代人,是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长大的: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兵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集结日体能课后,国际米兰主帅复盘备战欧联,媒体盛赞,阵容厚度经受考验(欧冠决赛巴黎vs国际米兰)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我得承认,看着这歌,我扑哧就笑了。请原谅我的不厚道。这歌若让现在的青年学生唱,他们也会笑场的。另外这歌让我想起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家庭教师、英国的中国通庄士敦先生的那段话。他说:

  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虽然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概念并不清楚。象鹦鹉学舌一样,他们也学会了呼喊“打倒满清”。从此以后,随着风气的改变和时代的需要,无数学生和群众也学会了呼喊诸如“打倒资本主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英国”、“打倒日本”、“打倒不平等条约”打倒这个或那个将军、政治家等等之类的口号。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后来,据我所知,他们中间很多人为此感到惭愧,并承认当他们被卷入政治漩涡时暂时失去了理智。

  不得不承认,还是人家真正的路人观察清楚,中国人传染上革命细菌,中了打倒的病毒了。只不过,为此感到惭愧,承认失去理智的人,我没见到过。如果以刘再复、李泽厚上个世纪末才呼吁“告别革命”算起,中国人整整打倒一个世纪了。现在的结果,是一百年前打倒的初心与理想的实现么?

  具体到郑哲敏这些留美精英,他们当时是能看到美国社会的优点的,但是他们对美国社会有复杂的心理。除了对美国有好感,还有顾忌与看法。一是美国对华人的歧视,二是文化上的差异与不适,三是对中国发生的事并不很了解,只听说社会治安变得很好,甚至家人书信也在报告好的消息。当然,即使有坏消息,他们也听不进。中共领导的留美中国科协,给大家订阅的香港的《大公报》和美国的《华夏日报》又都是倾向大陆共的,所以,只要有人说中国不好,这些留学生就跟人顶牛;四是,朝鲜战争爆发了,这些留学生指着杜勒斯到前线去视察的照片跟美国同学说,战争是你们美国挑起来的,你看看照片……如此情形之下,他们当然倾向回大陆了。

  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学生回国,最开初是鼓励的,朝鲜战争爆发后,就不鼓励了,转而阻拦并制造障碍。特别是麦卡锡主义兴起后,凡是同情共产主义的,都被称作了pink(粉红),这让中美粉红们很紧张。美国粉红自然没处躲,但中国粉红可以归国哈。

  郑哲敏很不容易的曲线回来了。其实他模模糊糊地知道,回国后会控制得很严。因为美国对中国也有介绍,国内的政治运动,甚至知识分子在三反中自杀,他都知道的,但还是回来了。

  后悔不?

  不告你。只说其师兄罗时钧,也是钱学森的博士弟子,回国后被批斗得家破人亡。文革后又跑回了美国。郑哲敏说师兄:“他当年费了千辛万苦才回国,可最后又选择了去美国定居。至于后不后悔自己当年的选择,我没有直接问过他。”

  谁去问问哩?其实,郑哲敏院士自己也是费了千辛万苦才回的国。他自己都没回答这个问题。一者,文革依然是研究的禁区,二者,即使不禁,有些话也说不出来,毕竟,当年回国都是自己的自选动作!

  (態卫民:《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和事》,东方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扫瞄或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随时看更新

发表评论

  • 11人参与,3条评论
  • 邓婷昊 于 2025-01-30 01:35:26  回复
  • 客服态度很好,发货也很快,体验非常满意。 性价比很高,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点赞!
  • 刘伟豪 于 2024-12-03 08:39:11  回复
  • 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 郝红远 于 2024-11-14 15:25:02  回复
  • 质量超出预期,非常值得购买,下次还会再来。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